【大纪元7月10日讯】我不是足球谜,对足球比赛只是爱好,觉得这项运动威猛、雄壮,速度快、变化多,既讲个人技术,又求团队合力,其中的各种战术考量颇具启发性。足球比赛没有永恒的胜者,有时毫无场上经验的新队却能出其不意地战胜夺得过冠军的老队;足球比赛的士气很有讲究,士气越高越能进球,简直是谜一样的幸运;比赛也不完全看进球多少,有时虽是负者却能发扬正气、拚搏不衰,同样赢得观众赞美。足球运动的拚搏十分激烈,而它的道德操守又十分严肃,这使它具有吸引观众的非凡魅力。足球比赛获得的荣誉还与国家的形象联在一起,被视为国家体育文化的标志之一,乃至很多政界领导人为本国足球健儿呐喊助威,多方鼓励。可以说,足球运动正处于蓬勃向上时期。

遗憾的是,这项运动的若干弊端正妨碍着它的进步,若不祛除则很难向前发展。此届南非国际竞赛发生的英格兰球员兰帕德于禁区外吊射,球击中横梁下沿弹入门线之内近1米,主裁判和助理裁判均无反应,使进球无效。再一件是,阿根廷球员特维斯于禁区中路越位位置头球送入空门,现场大屏幕清楚地显示特维斯越位,却判为进球,于是发生中场休息后双方球员群体性口角战。这两项发生于同一天的误判引起轩然大波,严重质疑国际足联确定的裁判员的裁判“应为最后判决”的公正性。他们希望设法克服裁判员观察能力的局限,建议在球门安装电子监视设施以及在球内植入电子芯片以弥补人的视野不足。对裁判误判的不满由来已久,一直未见解决意向,这次通过兰帕德与特维斯事件再度暴发,又遭堵塞。质疑被断然拒绝,建议被坚决否定。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回应道:虽然现场的大屏幕及记者席上的实况转播能够及时辨别裁判判罚的正误,但国际足联有关“裁判不得以科技手段为即时判罚依据”的原则不变,“即使判罚有误,裁判也不可能以现代化科技手段为评判标尺,否则我们何必在场上安排裁判呢?”《钱江晚报》特派记者在南非约翰内斯堡采访时甚至接到国际足联的正式请帖,明明白白写道:“有兴趣的媒体可以自己来尝试当一下边线裁判,看看那些涉及越位的球该如何判罚。”从对待这两起裁判冤案的态度是不是可以品味到一点儿国际足联领导自身那种傲慢自负的气势呢? 采用电子监视设施或电子芯片,涉及的是应否采用科技措施帮助裁判员作出准确判断,科技措施只是辅助手段,场上决定球员争抢正误的主力仍然是裁判员。事实上,竞赛本身瞬息多变,要求裁判员的判断准确无误很难做到,人的观察能力终究是有限的,利用科技成果以延长和加强裁判者的观察和判断能力是大势所趋。不妨回顾一下人类的进步:为了突破视觉能力的有限性,才有了放大镜和望远镜,可以看到物质的最小结构,也可以看到天体的遥远状态;为了突破听觉能力的有限性,才有了电话、手机,可以使全球各地近如咫尺;为了突破双腿双手能力的有限性,才有了飞机上天运输,机器人入海探宝。人类不仅飞到月球,还要飞向火星,飞出太阳系。这一切都要凭借科学技术的不断发达的力量给人类以巨大支撑。如果从原则上拒绝科技应用,只相信人的经过训练的本能,从而规定裁判员的判断是“最后判决”,毫无更改余地,使得错判丛生,冤屈不断,还鼓吹错判难免,只能听之任之,难道不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抱残守缺的、不思进取的意识吗?

傲慢自负与抱残守缺的结合使国际足联的权力者远远落后于时代要求,他们同广大球员的矛盾越来越扩大和深化。网上揭示的《世界杯十大误判》等等不过是小小例证,在此次南非小组赛的实况传播时,中国解说员不断向观众惊呼“明显的拉人犯规,但裁判员没有判罚”或者“合理冲撞,但裁判员出示黄牌警告”,比赛在如此状态下进行,矛盾岂不越积越多,越积越深?

还有比袒护误判、不思改进的态度更严重的是,国际足联坚持其属下所有会员协会只能由它管辖,听候它的裁夺,任何国家的权力都不得过问,否则,就要剥夺该国足协参赛权或者开除该国足协的会员资格。设置国际足联与各国政府的矛盾其实是很不明智的。各国足球运动的兴旺不可能离开各自政府的支持,各国球队在国际赛场上的表现不能不引起有关政府的关注。在人类还分国而居的今天,企图断绝各国政府与该国足球运动的联系是不现实的。就国际足联的实际运作看,哪国政府关心本国足球事业,打算有所行动,它立刻连声叱咤,警告对方住手。法国政府调查该国球队罢训事件被它训斥,尼日利亚政府要求该国球队集训两年再战被它恐吓,文莱政府准备另组该国球队被它叫停,发出的都是最后通牒,不容讨论,威胁有关政府退避三舍。如此专横是各种国际体育组织绝无仅有的现象。

国际足联不准别国干预它所管辖的会员协会,那么,它自己是如何对待这些子民呢?国际足联章程明文规定:(1)未经国际足联批准,不得同非国际足联会员或非洲际足联临时会员的协会或其所属俱乐部进行比赛或进行体育接触。(2)不得同球员不属于国际足联下属的俱乐部或联赛的球队比赛。(3)会员协会及其俱乐部未经其他会员协会的批准不得在其境内比赛。一句话:门户封锁,壁垒森严。没有它的批准,子民到户外与非子民进行“体育接触”都是不可以的,子民甲到子民乙的地域赛球必须由子民乙批准。否则,就是“违规”,要受处罚。对会员协会的这些限制是太苛刻了,苛刻到丧失人性的地步。要明了,各国足协参加国际足联时并没有转让自己应有的平等和自由的权利,更没有转让自己的人身权利,进了国际足联后却成了任人摆布的对象,200多个会员协会的命运是:画地为牢,不准越界,不仅在足球活动中丧失了平等交往、自由表达的权利,人身也遭束缚,这算怎么回事?

还有一项令人不解的举措是,国际足联成立专门的体育仲裁法庭。有关章程规定,“体育仲裁法庭是一个独立的仲裁法庭”,它的职权是:“在向俱乐部、联赛、会员协会、各洲际足联和国际足联各级别的上诉都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只有体育仲裁法庭有权对就最后的决定和纪律处罚决定的上诉进行仲裁。”我们知道,国际足联的司法机构是纪律委员会与上诉委员会,纪律委员会可以根据纪律规则宣布对会员协会、俱乐部、官员、球员、比赛以及球员经纪人的处罚决定,受处罚者不服可以向上诉委员会申诉,“上诉委员会负责听取对纪律委员会做出的决定的申诉,如果这些决定按相应的国际足联规程不为最终决定。”而“上诉委员会宣布的决定是不可更改的,有关各方必须执行。”但是,这个“不可更改”有一项附加条款,即上诉委员会的决定“应服从于在体育仲裁法庭提出的上诉”,“只有体育仲裁法庭有权对就最后的决定和纪律处罚决定的上诉进行仲裁”,这又否定了上诉委员会判决的“不可更改”。为了防止上诉委员会的作用为零,章程又规定:“各会员协会应在其章程中加入一条款,规定其俱乐部和会员不得将争端向普通法庭上诉,要求所有的争端都应提交会员协会,相应洲际足联或国际足联的司法机构裁决。”如此颠来倒去,独立的体育仲裁法庭的作用也就模糊不清了。把这些弯弯绕置于一边,这里要提及的是:“法庭”这个名称是国家权力的表现形式,是国家司法权中的审判机构的称谓,只有国家才具备组织“法庭”的权力。民间组织无权成立“法庭”,否则就是对国家权力的侵犯。迄今为止,没有见到任何国际的和国内的民间组织有成立“法庭”的创举。国际足联成立“体育仲裁法庭”,名不正,言不顺,是一种越权行为。

体育运动在传播体育文化的同时,根据它的群众影响程度而逐渐形成不同规模的经济营销活动。国际性和地区性的足球比赛在这方面的表现略显突出。比赛时的门票收入,视听和广播的录制、复制和播放的所有权收入,市场开发和推广权的收入,无形资产权的收入,各种形式的赞助收入等等,运动的群众性越广泛,此类收入越多。据估算,国际足联在本届世界杯的收入约为80亿美元,其中,电视转播权收入27亿美元,厂商赞助约20亿美元,授权品牌产品销售约40亿美元,从中需扣除4.2亿美元的奖金支出(冠军奖金为3000万美元)。(深圳新闻网-晶报2010.6.29)各洲际足联和各会员协会组织的竞赛也有相应的经济收入。有关规则确定,“每一场会员协会间的‘A’级国际比赛,会员协会都要向国际足联缴纳一定的税费”,“洲际足联也有权在国际足联税费之外征收自己的税费”,这是利益分成制。问题在于这种分成的名称:“税费”。“税”是国家权力的表现形式,是国家以法律规定向经济单位和个人无偿征收实物或货币形成的分配关系。不管什么性质的国家,它的税收都是国家以政治权力为依据对社会经济成果的征集,目的是为了保证国家职能的运行。民间组织没有权力向其下属征“税”,否则就是对国家权力的侵犯。

指出成立“体育仲裁法庭”、向下级征收“税费”的越权与侵权性质,并非吹毛求疵。这种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任意使用权力的弊端。权力如此滥用,其后果是严重的。从国际足联于2003年修订的章程可以看出,其权力结构存在着明显的脱离民主监督的倾向。它虽然标明国际足联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执委会是执行机构,但是,只有国际足联主席是由代表大会选举产生,8名副主席和15名执委委员是从7个洲际足联和4个英国足协中按比例分摊而成,计:非洲1名副主席,3名执委;北美、中美洲及加勒比海1名副主席,2名执委;南美1名副主席,2名执委;亚洲1名副主席,3名执委;欧洲2名副主席,5名执委;大洋洲1名副主席;英国4个协会1名副主席。这种分摊而得的权力不是由会员授权产生,也没有由会员依法罢免的机制,一切源于基层的监督和取舍的可能都流于空白,因此,副主席和执委会所掌握的实权就有脱离会员群体意愿而追求各自私利的必然性。权力必须在制衡中运行才能形成彼此监督、不能滥用的框架,没有制衡,失去监督,权力的自我膨胀是绝对不可避免的。权力由于与利益纠结在一起,摆脱公益而追逐私利是必然趋势。数千年的人类实践已经充分证明: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财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国际足联已经跌入这个权力导致腐败的陷阱。

著名记者安达鲁‧詹宁思于2006年出版《FIFA的黑幕》,作出如下评论:国际足联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神秘的机构。尽管他们掌控的是世界上最热门的运动,可是由于总部设在瑞士,内部高官的工资数额从不公开。多年来主席职位的竞选过程也不存在任何的公平性和透明性。这本书无情揭露国际足联的贿赂盛行、选票操纵和球票包销的丑闻使布拉特主席颜面扫地,他曾策动足联多次状告詹宁思诽谤罪,调查结果除了一些细节出入外,法庭认为被告无需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起诉以国际足联败诉告终。

詹宁思指出:布拉特目前最热衷的是圈钱、拉票、谋求连任,这是他的头等大事。显然,国际足联主席这个职位享有巨大的权力与利益,是布拉特必须拚命追求的。据披露,布拉特已经将1亿美元分发到各会员国的户头上,向各国足协发放了25万美元,又向各大洲的足协发放了250万英镑,上上下下都给予好处以争取选票。詹宁思还指出:布拉特背后的人分为三类:掌权的、管钱的和拉拢人心的,阿根廷足协主席格隆多纳是这三类的集合体。格隆多纳现在是布拉特手下的副主席、执委委员,年薪100万美元,还可报销每天600欧元的宾馆费和每天700美元的旅行津贴,这些都是布拉特批准的,至于布拉特一年多少年薪和分红只有格隆多纳一人知道,可见二人关系之密切。两人在国际足球比赛的球票分配、国际足联各大委员会(主要是裁判委员会)薪水分配、电视转播权益获取等重大问题上颉颃为政。由此,腐败问题被逐一暴露,从ISL(全称为国际运动和休闲公司)向国际足联高官的巨额行贿到布拉特将国际足联世界杯的电视转播代理和市场开发权交给他的侄子,从布拉特和国际足联其他官员涉嫌在南非球场工程中不正当牟利到南非足协主席莫拉拉因揭露世界杯球场建设的腐败问题而遭蒙面者枪杀。这仅仅是开始,国际足联败真相正被不断揭露。

早在8年前,快人快语的马拉多纳就对国际足联有过无情的批评。他指出:“(2002年)这届世界杯充满了黑幕和幕后的交易,这真是足球的耻辱。而造成这一切的,就是国际足联”。他进一步指出:“国际足联汇集了一批政客,他们只想着自己怎么能获得更多利益,对于足球的死活,他们毫不关心。我无法评论这样的事情,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丑闻”。马拉多纳说:“布拉特在玩弄手腕,他在不断地胜利。但所有人都应该看清他的嘴脸,他操纵了这届世界杯,他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利益,代价是足球不断堕落直到走向毁灭”。(体坛大观2002.7.4)

(2010.7.8)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