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应尽量采用无毒无害的绿色材料。建筑中采用的木材、树皮、竹材、石块、石灰、油漆等,要经过检验处理,确保对人体无害。

绿色建筑还需根据地理条件,合理的设置太阳能采暖、制热水及发电装置、风力发电装置、水地源热泵,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的关注程度正日益增加。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建筑使用的能源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来源之一。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也应运而生。

目标

“绿色建筑希望达到三个目标:

第一,减少建筑物在使用维护中的耗能,缓解能源危机;

第二,减少耗能的同时,提供舒适、环保的工作或居住环境;

第三,减少城市发展对地球生态的影响,如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城市热岛效应。”据有关专家介绍,为了节能和环保,美国能源部大力推广“零能耗住宅”新技术。通过改进建筑设计和材料,美国房屋能耗已比1980年减少了30%。

中国政府显然也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一直致力于促进各方面的节能环保建设,努力推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第五届国际绿色建筑大会上,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称,近年来,中国与国际社会在绿色建筑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越来越广泛,这些合作与交流为推动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表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并为此进行了不懈努力。采取了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战略部署。确定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明显成效的奋斗目标。

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建筑能耗将达到10.89亿吨标准煤,为2000年的3倍以上。如果从现在开始全面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既有建筑逐步推行节能改造,预计到2020年,每年可节约4200亿度电和2.6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8.46亿吨。因此,中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发展,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可持续发展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事实上,不仅中央政府在政策上大力鼓励绿色建筑,各级地方政府也逐渐在认识到绿色建筑的重要性,并且开始逐步制定一系列相关的激励和监督政策。

与此同时,社会上各种力量也在积极倡导和宣传绿色建筑,有很多非政府组织,也包括以环保节能为己任的企业。这些不同的力量相互合作,为着绿色建筑这一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